2020年2月5日 星期三

大道之行 不責於人


《孔子家語》中有這樣一則故事:
孔子和弟子們周遊列國,在陳、蔡兩國間被圍困,大家飢腸轆轆,失望透頂。

有一次,子貢偷偷溜出去,買了一些米回來,顏回負責煮飯。飯香四溢的時候,子貢和子路一起到灶房裡看看是否需要幫忙,可是他們卻看到了學識淵博、品德高尚的顏回偷偷地往嘴裡塞了一團飯。
子貢和子路簡直不敢相信眼前的景象,他們沒有當面拆穿,悄悄折了回去,把情況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孔子。
孔子身為人師,沒有直接指責顏回,而是巧妙地說「不久前我夢見祖先,相信他們會保佑我們,我因此用煮好的飯先祭拜祖先。」
古代人祭拜祖先,如果用吃過的飯,那就是不敬。顏回一聽立馬阻止了孔子的做法,孔子反問為什麼。
顏回這才說出了真相。原來他在煮飯的時候,一不小心讓一撮灰掉了進去,弄髒了一小團飯。弄髒的飯絕不能給老師和同學們吃,扔掉又可惜,於是他就將那團飯吃了。
孔子的遇事不指責,不僅體現了自己的容人之量,也解開了誤會,可謂一舉兩得。
人們指責別人時總是毫無顧忌,因為指責總含有某種優越的意味。
人們總是認為自己比別人進行了更深刻的探索和更廣泛的研究,察覺了那些逃過大眾耳目的缺點和愚蠢,並以此來愉悅自己。

可你永遠不會知道,你的一句隨意指責,會給別人帶來多大的傷害。
「大道之行,不責於人」。真正高情商的人,都懂得遇事不隨意指責他人。
同樣地,在家庭教育中如何獲得孩子的信任的?」
很簡單,遇事不隨意指責。
隨意責打,留給孩子們的,是一輩子走不出的陰影。與其一味地批評,不如取得孩子的信任,在言傳身教中幫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